欢迎访问 村官政务网!
近日,重庆市万州区农技站的水稻技术员们,一大早来到万州区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行动之武陵镇石桥村中稻+再生稻高产示范片,进行田间现场测产。
专家在田间进行测产。万州时报记者 应凤林 摄
再生稻是一种低投入、轻简省力、优质高产高效的水稻种植模式。今年石桥村2组在万州区农技站和武陵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共实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攻关示范片100亩,实行中稻+再生稻一栽两收示范,目前头季稻已近成熟,进入收获时期,最早田块于8月1日收获,全片预计8月10日至12日收获结束。从实际测产结果看,头季稻平均亩产578公斤左右,最高田块亩产717公斤,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
虽然由于七月上旬末到七月中旬持续晴热天数较长,影响了部分田块水稻杨花授粉,对结实率有一定影响,但由于前期严格按照技术要点和各项管理的时间节点认真落实技术措施,后期加强了水的管理和病虫防控,头季稻整体生产形势较好,产量达到了预期目标。
为保障再生稻的丰产丰收,万州区农技站水稻专家、高级农艺师刘厚宪提出了四条措施,力争夺取再生稻高产。一是抓紧成熟收获,保证头季颗粒归仓,并预防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二是人工收割,留桩高度30-33厘米,保证倒二、三节芽正常发苗。三是当前烈日晴天,要求收割当日傍晚及后两天早、晚浇灌水,保持田间湿润发苗、浅水长苗。四是头季收获后2-5天,亩施7.5-10公斤尿素作发苗肥,争取多发再生苗,提高再生苗成穗。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 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 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村官政务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联系邮箱:cgneican@tom.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联系QQ:4733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