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村官政务网!
蟋蟀(Gryllulus;Gryllus)属直翅目,蟋蟀科,俗称蛐蛐,是常见的害虫之一。其主要危害各种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对幼苗的损害特别严重,往往造成缺苗断垄,甚至重新翻种。通过兴平市植保站连续多年监测,蟋蟀科在当地发生主要有油葫芦、大棺头蟋、小棺头蟋、长翅姬蟋、斑翅灰针蟋、斑腿灰针蟋、树蟋、斗蟋等种类,一年发生一代,始见期6月24日,末见期9月23日,8月中下旬为成虫发生高峰期。据调查,近期单日单台高空灯诱虫1700余头。此时正值当地大白菜、萝卜出苗期,与蟋蟀成虫危害盛期相吻合,必须抓紧开展防控工作。
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播种前深翻土壤,压低虫口基数。
2、毒饵诱杀:根据蟋蟀成、若虫喜食炒香麦麸的特点,先用60℃—70℃的温水将90%晶体敌百虫溶解成30倍液,取药液1公斤,均匀喷拌在30—50公斤炒香的麦麸上,顺着菜田外围均匀撒施,每亩3——5公斤,效果良好。
3、灯光诱杀:利用蟋蟀有趋光性的特点,大面积种植区可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 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 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村官政务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联系邮箱:cgneican@tom.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联系QQ:473360892